资讯类型News Type
联系方式contact us

御安堂中医门诊部
联系电话:0754-89678678
0754-88567567
邮 箱:shantouyuantang@163.com
地 址:汕头市龙湖区黄山路锦泰花园东区14-18幢111-115号(御安堂中医门诊部)
养生知识News
春季祛湿正当时
发布时间:2019/3/27 0:00:00
春季祛湿正当时
对于潮汕地区来讲,春天是雨水和雾气相对较多的季节,此时气候潮湿、阴冷、反复多变,空气中湿气浓度大,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,昏昏欲睡,肢体沉重,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、皮肤瘙痒、雀斑加重等。
一、什么是湿?
我们常说的湿,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类。外湿是由于所处环境潮湿,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引起的,比如阴雨连绵,山雾弥漫等。内湿则是由于脾胃对水液、营养成分的运化功能不给力,导致水液滞留体内而产生的湿邪。
现代人多吃少动的不良习惯,使脾胃运化功能有所减退,导致水湿聚积体内,形成内湿。凡有内湿的人,一旦遇到外界环境中的湿气,里应外合,便会引发身体不适。
有句古话叫: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。”湿气极易渗透入体,又极易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,却极难祛除。
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,就像北方人能忍受北方的干冷,却无法抵挡南方的湿寒,寒意刺骨。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,就好比蒸桑拿,闷热潮湿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,属慢性疾病,需长期治疗。
二、体内湿气重的表现:
1、头昏沉重,像裹着一块布;身体困重,似乎附着重物;发热、微微怕冷怕风,流清鼻涕等。
2、四肢关节酸痛沉重,关节屈伸不利。起床时浑身酸痛,下肢水肿,手脚冰冷等。
3、胸闷腹胀、食欲欠佳、口黏乏味、口渴却不想饮水、倦怠乏力等。
4、早晨眼皮肿,或有下眼袋;
5、舌苔厚腻、舌体胖大、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。(“舌为心之苗,又为脾之外候”。如果舌苔白厚,看起来滑而湿润,则说明体内有水湿;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、发黄发腻,则说明体内有湿热。)
6、大便不成形,粘马桶,便后用纸量大。
7、皮肤起疹子,手脚有小疱疹甚至脱皮,脸上、头发出油多。
8、刷牙时恶心、干呕,喉咙里总有痰却吐不出来。
三、加重体内湿气的坏习惯:
1、不爱运动
运动少的人,常会出现身体沉重、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。越是不爱运动,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。
2、睡眠不足
从中医角度来说,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,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。
3、久坐不动
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,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,加重乏力、失眠、记忆力下降等,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、脖子僵硬和头疼、头晕。
4、爱喝酒
酒助湿邪,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,更不能借酒浇愁。
5、口味重
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。油腻、过咸、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,容易造成肠胃闷胀、发炎。甜食、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,加重炎症反应。
6、爱吃凉
中医认为,生冷食物和凉性蔬果,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,因此不宜过量食用,烹调时最好加入葱、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。
7、过于贪凉
过于贪凉容易损伤人体阳气,让湿邪侵入身体。建议大家不洗冷水澡,洗头后要及时吹干。
8、不通风
周围环境中的湿气也会入侵体内,因此房间内湿气重时要适当开窗透气。
四、祛湿方法:
1、睡眠充足
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,提高工作效率,避免耗损阳气,减少白天昏昏沉沉,提不起精神的疲惫感。
2、多运动
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,还能加速湿气排出体外。跑步、健走、游泳等运动,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,增强体内水分代谢。
3、饮食清淡
多吃清淡食物和蔬菜水果,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,特别是远离烧烤食物;少吃甜食;少饮酒;补充蛋白质和少量的瘦肉;多吃些有祛除湿气作用的食物,如薏米、红薯、土豆、山药、黄豆芽、绿豆芽、冬瓜、木瓜、白扁豆、赤小豆等。
4、调味料祛湿
姜、葱、蒜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。寒气、湿气比较大时,可用姜汤暖和身体,并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。
5、少盐
如果体内摄取了过度的食盐,那么很容易引起水肿,并且体内湿气增加。所以日常饮食最好不要放太多的食盐,这样有助于肾脏排水、去湿气。
6、室内除湿
家里如果太潮湿,可以买来吸潮袋、吸潮盒甚至除湿机,也可打开空调的除湿功能,保持室内湿度适中。衣服、被子等一定要晾晒,保持干燥;洗完澡或者淋湿之后要立即擦干水分。